凈水器選購全攻略:要依據使用水源而定
隨著人們健康飲水意識的增強,凈水器成了很多家庭的日常用品。現在市場上的凈水器產品品牌頗多,讓消費者有了很大的選擇余地。但在現實的選購過程中,不少消費者反映:由于受到相關專業知識的限制,普通消費者很難辨別該選擇怎樣的凈水器。而廠商往往在宣傳當中鼓吹一些新概念,使消費者更如墮入云里霧里。怎樣才能選擇一臺真正能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的凈水器呢?我們采訪了中國疾病預防中心環境所的飲水凈化專家李亞棟教授。
“有機物污染、氯代產物污染和重金屬污染是自來水的三大最主要隱患”
據了解,加氯氣消毒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自來水處理工藝,氯氣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可以殺滅細菌和病毒,因此可以防止大規模傳染病的流行,但對于水中的化學污染物如有機污染物、重金屬等卻無能為力。中國湖泊環境研究首席科學家劉鴻亮院士說:“自來水中最大的安全隱患來自有機物”。國內水源水中一般能檢出數十種甚至上百種有機污染物,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三致物質”。加氯消毒處理工藝在保證殺滅水中的細菌和病毒的同時卻無法解決氯與水中有機物反應形成的氯代產物的污染,而氯代產物是目前發現的飲水中最嚴重的“三致物質”。李教授說,
“氯代產物和有機污染物含量的高低對于水質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美國環保局的有關水質標準和最新的中國水質標準都非常著重的予以強調。”另外,水中的重金屬成分幾乎百分之百都是劇毒物質。“自來水最主要的污染隱患是有機物、氯代產物和重金屬污染。”李亞棟教授總結說。解決這三大問題成為我國凈水行業最主要的任務。
“除菌是選購凈水器最大的概念誤區”
“目前市場上很多凈水器宣傳的主要功能是除菌,老百姓對細菌和病毒很害怕,因此很受消費者的歡迎。但如果使用的水源是自來水的話,除菌則是選購凈水器最大的概念誤區。”李教授向記者介紹說。因為自來水中加注的氯氣足以殺滅所有的細菌和病毒,而且按照國家標準,水中殘留的氯在用戶末梢必須大于0.05mg/L。這就保證了自來水中不會滋生細菌。活性炭是使用最廣泛和最有效的飲水凈化材料。
“沒有什么東西可以象活性炭那樣可以全面凈化水質。在凈水技術上,使用活性炭處理就稱之為深度處理。”李教授說。作為目前全球公認的最有效的凈水材料,活性炭已經在世界各國使用了60多年,是最有效的并且無副作用的凈水材料之一,因為其表面具有極其豐富的微孔,所以具有強大的吸附能力,它在去除有機物和氯代產物方面有其他材料無可比擬的優勢。而其他材料如陶瓷和超濾膜則主要是靠孔徑截留作用。陶瓷和超濾膜截留水中顆粒物的能力比較強。
“選購凈水器要依據使用水源而定”
不同的水源,應選擇不同主濾材的凈水器。如果使用市政自來水作為水源,那么活性炭是最好的濾材,因為它在解決自來水三大隱患方面的能力最強;如果選擇沒有加氯消毒的水(如河水等)作為水源,那么就應該考慮膜式過濾,比如精密陶瓷和超濾膜,同時必須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使用。一般城市居民使用的都是經過加氯消毒的自來水,因此細菌的污染問題一般不會發生。